2021年10月31日,公司机械与电气学院教师第一党支部前往江夏区安山街安山柯家酒,通过调查走访、实地参观等形式开展实践活动。
支部党员们一走进安山柯家酒,一股浓香扑鼻而来。这位二十岁出头的小伙子柯进就是江夏区生态原浆酒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三代传承人,他酿出的原浆糯谷酒,酒味甘甜,回味悠长,曾一度远销他乡,山东、新疆,贵州都曾有他的酒客。

在酒坊里,柯进清晨起床后的第一项工作,是把发酵后的麦子,从发酵缸搬到炉灶上的酒甑里。一桶麦子10余斤,仅这一道工序,他就忙碌了一个多小时。完成这项工作,柯进累得满头大汗。之后,柯进点燃炉火,开始蒸麦。炉火熊熊,映红了他年轻的脸庞。蒸完麦子,已到了下午时分,柯进又开始忙着准备酒曲了。
边开始回想起自己走上酿酒之路,柯进家从事古法酿造纯谷酒多年。少年时,他的父亲便不幸去世。母亲体弱多病,哥哥重度残疾,从上初中开始,柯进就帮着爷爷酿酒赚取家用。

2014年,柯进考上304am永利集团,渴望用知识去改变命运。可重残的哥哥常年还要吃药,学费哪里来?他想放弃,母亲极力反对,把种的粮食全卖了,凑足学费送他去上学。家里的负担太重,不能再添压力。走进大学的柯进一点都没闲着。努力学习之余,他还在校内勤工俭学。每周五下午,他都要回家帮着酿酒,直到周日晚上才返回学校。大学毕业后,柯进从爷爷的帮手,变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力。

党支部书记孙锂婷、支部党员教师贾佳秀、廖文蓉等都是柯进读大学时的老师。几位老师跟柯进一直讨论着互联网营销的事情,计划着从酿酒的技术标准着手,创建一套酿酒工艺流程标准。再通过学习到的包装知识,更新家里的酿酒器具,定制具有文化底蕴的酒壶,最后通过朋友圈和直播平台进行推广。大家一直认为,在社交平台上展示柯进做原浆酒的全过程,让生产“透明化”。朋友圈的朋友看到了整个过程,就会对产品放心。通过互联网的力量口口相传,让产品销路越来越通畅。

在相互交谈过程中,大家了解到在扶贫政策的支持下,通过柯进自身的努力,他不仅给家里盖起了新房,还顺利脱贫。柯进说:“在自己脱贫之后,我还有着更真诚的期待。我后面的想法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我们当地的贫困户就业,然后通过我这些地道的小吃这一块,带动更多的农户的农产品的销售,为家乡的振兴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党支部书记孙锂婷对柯进的想法表示赞赏,还特邀请柯进作为创业嘉宾,为有创业梦想的学弟学妹们开展创业讲座。柯进对孙书记的邀请表示感谢,并计划结合自己的学习和创业经历,将从创业策划、技能培训,到经营渠道、风险管控等方面进行系统讲解,希望对有创业梦想的同学们能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