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员工工作

青春风采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员工工作 >> 青春风采 >> 正文

【优秀学子】我的青春之花要用奋斗的汗水来浇灌——信息工程2001班员工刘英明

发布日期:2023-03-09    作者:     来源:     点击:

202211月,机械与电气学院信息工程2001班员工刘英明,经过层层选拔获得国家奖学金荣誉。荣誉的取得绝非偶然,刘英明说过:“我的青春之花要用奋斗的汗水来浇灌”,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早在大一入校不久,得知老师正在大二员工中选拔技能竞赛的队员,刘英明主动找到老师,希望也能有机会参加选拔,挑战自我。备赛的过程非常辛苦,作为大一员工,刘英明专业知识还很薄弱,许多专业术语根本没听过,老师课程任务较重,不能无时无刻地指导训练。平日刘英明就查阅网上资料和比赛真题,一点一滴的摸索和积累。程序编程本身就有点枯燥繁琐,刚入门时很容易就因为打错一个字符而导致整个程序不能正常运行,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这数百行的代码中查找异常。最久的一次他花费了三天时间,修改了一段代码数十次纠正一处异常。正式比赛的时间只有五个小时,而刘英明最初的基础不够牢固,完成一套模拟题要调试几十上百次,要花费五天乃至一个星期的时间,完全达不到比赛的标准,这让他感到十分痛苦,心态在崩溃的边缘,曾经也想过放弃。在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下,他又一次次充满信心,经过不断磨练他解决问题的速度越来越快,完成时间从五天提升到三天再到一天,一步一步接近比赛的标准。备赛的一个多月里,他坚持每天早上八点至晚上十点都雷打不动地呆在实训室学习、操作,与机器较劲,与自己较劲,没有周末,也没有假期。用每天十多个小时的严格训练换来了第十二届、第十三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省赛二等奖、三等奖。


世界上有一堵墙,一堵斑斓却不古老,为公益事业奉献的墙,它的存在诠释着爱的呼唤。怀着对志愿者的崇敬,刘英明刚入校就向学院志愿者协会提交了入会申请书,积极参加校内校外多项志愿活动,志愿服务时长突破220小时,从一名入会面试中讲话还有点结巴的腼腆男孩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阳光青年。先后荣获院级、校级“优秀志愿者”。


学以致用,回报社会更是他的理想。刘英明的家乡在湖南农村,村民冬季大多采用的是烧木炭和煤的方式采暖,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曾有一名七旬老人带着孙子在密闭的房间内烧煤取暖,导致一氧化碳中毒昏迷,幸亏邻居发现才逃过一劫。家乡的状况牵挂着他的心,为此他和团队设计了一款能自动检测空气中一氧化碳等气体浓度的“智能空气清新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自动发出警报及联动开窗等功能。在“智能空气清新系统”产品还未实现量产的情况下,刘英明主动捐赠两台样机供乡村居民使用。“智能空气清新系统”还获校级“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